10月25日至27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肛腸分會與湖北省中醫藥學會肛腸專業委員會聯合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2024年學術年會"在武漢歐亞會展國際酒店隆重舉行。本次會議以"聚焦肛腸學術創新發展,助力中醫優勢專科建設"為主題,吸引了全國122位領軍專家及1155位業界同仁現場參會,線上學習人次突破3.02萬,圖片直播瀏覽下載量達27萬次。
權威共識發布引領行業標準會上,由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曹波教授牽頭起草的《芍蓓注射液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正式發布。該共識經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于永鐸教授、解放軍三〇五醫院安阿玥教授等全國40余位專家共同論證,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王國臣教授等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將為中醫肛腸診療提供標準化指導。同期還展示了《肛漏中醫診療指南》等團體標準成果。
創新技術展示亮點紛呈在主會場演講環節,曹波教授分享了《基于ERAS理念下的肛腸無痛病房建設》的實踐經驗;陳少明教授演示的EPH(東方PPH)手術和AI智能輔助保肛技術引發廣泛關注。青年醫師論壇中,貴州中醫藥大學劉訪副主任醫師憑借脫垂性肛腸疾病案例榮獲全國三等獎。
學術任職彰顯專業實力本次年會增補了多位專家職務:貴州中醫藥大學李志主任醫師當選常務委員,劉訪副主任醫師任委員,許淑敏主治醫師成為青年委員;川北醫學院唐學貴教授、福建中醫藥大學石榮教授等專家也獲重要學術任職。
學科發展開啟新篇章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主任委員于永鐸教授強調,本次年會通過42場專題報告、10項新技術演示,系統展示了中醫肛腸在微創技術、疼痛管理、標準建設等領域的最新成果。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這些創新成果將推動中醫肛腸學科高質量發展,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